
教宗世界病患日文告
2025-02-14
教宗方济各 第33届世界病患日文告 2025年2月11日
「望德不叫人蒙羞」(罗五 5)并在考验中的使我们坚强
亲爱的兄弟姐妹们:
我们在2025禧年的今天,庆祝第33届世界病患日,在此,教会邀请我们成为怀著「希望的朝圣者」。因天主的圣言陪伴著我们,正如圣保禄宗徒带给我们一个非常鼓励人心的讯息:「望德不叫人蒙羞」(罗五 5)。的确,它能在我们受试探的时候坚强我们。
这是一番安慰的话语,或许会造成些许困惑,尤其是对那些正在受苦的人。举例来说,当我们的身体,正在承受严重、令人衰弱的疾病,而且有可能付不出巨大医疗金额时,我们怎么可能坚强得起来呢?此外,我们除了忍受病痛之外,眼看到那些在我们身边所爱的人,却又无能为力时,我们又怎能显示出自己的坚强呢?在这些情况之下,我们觉得需要一股比我们更大的力量支持我们:我们需要天主的帮助,需要他的恩宠,他的眷顾,还有来自他的圣神所赐予的力量。(参阅:《天主教教理》,1808)
让我们在此停顿片刻,反省一下,天主是如何以三种特别的方式,去亲近那些受苦的人:也就是经由彼此相遇,赐予恩惠,以及互相分享的三种方式。
彼此相遇。当耶稣派遣72位门徒出外传福音时(参阅:路十1~9)他告诉他们,要向有病的人宣告:「天主的国已临近了」(路十9)。换句话说,他要求他们,去帮助病患明了自己的病痛,无论如何痛苦,甚至无法承担,却是一个机会与主相遇。在生病的期间,我们觉察到自己身为受造物--在身体上,心理上,以及灵性上-的脆弱。但是也因为耶稣分担了我们属人的痛苦,也使我们因此体验到天主的亲近与怜悯。天主不会放弃我们,而且常常带给我们惊喜,赐给我们自己都意想不到以及无法能独自发现的韧性。
病痛随后成为一个具有转变性的相遇机缘;找到我们可以紧紧攀附的磐石去克服在生命的暴风雨;得到一个经验,虽然是要付出受苦的代价,却让我们更强壮,因为我们知道自己并非孤独一人。受苦常常蕴涵著救赎的奥秘,因为它使我们体验到来自天主的亲近及慰藉,直到我们了解「福音及其承诺与生命的满全」。(教宗圣若望保禄二世,向年青人致词,纽奥良,1987年9月12日)
除以上之外,将我们带到天主亲近我们的第二种方式是:赐予恩惠。受苦是比任何一件事,更能让我们体察到希望是来自天主。就是因为如此,首先与最重要的,这是一个要接受与培养的礼物,经由保持著「忠心於天主的信实」;这是出自於玛德琳・德布雷尔(Madeleine Delbrêl)精妙的诠释。(参阅:《希望是黑夜中之光》,前言,梵蒂冈,2024年)。
的确,只有在基督的复活里,我们延伸到永恒、一望无际的生命与人生目的,才找到自己的归宿。只有在耶稣苦难的奥秘中,我们能肯定,即是「无论是死亡,是生活,是天使,是掌权者,是现存的或将来的事物,是有权能者,是崇高或深远的势力,或其他任何受造之物,都不能使我们与天主的爱相隔绝」(罗八38~39)。这「伟大的希望」就是那些在我们生命的试探与障碍中,帮助我们看清自己路途的小小微光之根源。(参阅:教宗本笃十六世,《在希望中得救》通谕,27,31)复活的主,甚至可以走在我们身旁,作我们同行的伴侣,就如他与门徒们同行到厄玛乌一样。(参阅:路廿四13~53)我们可以像门徒们一样,与他分享个人的焦虑、忧愁与失望,然后听他说话,他的话启发我们和温暖我们的心。我们可以也跟门徒们一样,在他擘饼的时候,认出他来,而且甚至在今天,我们可以感受到「超越我们的那一位」,因为他靠近我们,恢复了我们的勇气与信心。
订阅看更多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