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
1
商品介紹
2
心懷中華的傳愛者3
https://www.catholic-weekly.com/ 天主教周報
~~為了感謝訂戶長期支持本報,本報將從828期全面改版,並從原先的24版改成16版,將帶給大家不一樣的改變,改版後也免費贈送舊訂戶四個月的報紙,期待大家繼續支持天主教周報。

首頁 周報文章&媒體 > 周報文章 > 828期 > 心懷中華的傳愛者

96

心懷中華的傳愛者

  

2025-02-14

心懷中華的傳愛者-5
紀念聖母聖心會祖南懷義神父200周年冥誕

文.圖片提供/韓德力神父(聖母聖心會士、魯汶南懷仁基金會創始人)

中央大樓的規畫及建設籌備,始於1967年,爭取周邊戶主同意的過程歷時4年,工程於1971年開工,然而在施工過程中遇到諸多法律和財務上的問題。最終,中央大樓於1975年落成,並由于斌樞機主持揭幕儀式。儘管我為這一專案工作了7年,但由於我被任命到羅馬聖母聖心會總會工作,未能親自出席落成典禮,深感遺憾。但我在羅馬的時光非常愉快,讚美主,阿肋路亞!我相信7年的努力是值得的,中央大樓在隨後的幾十年中,成為台灣地方教會的重要平台。能夠將這一建築物奉獻給台灣地方教會使用,成為聖母聖心會在台灣的一大榮幸。

在我們邀請建築師繪製建築藍圖前,聖母聖心會省諮議會經過討論並達成了以下共識:聖母聖心會將大樓的其中一層贈予主教團,作為地方教會的禮物,成為主教團的財產,由主教們決定如何使用。主教們與聖母聖心會達成一致意見,決定將第9層提供給台灣明愛會使用。聖母聖心會建議第5、6、7層提供給台北總教區使用。華明書局與書店設於第5層。另設有牧靈中心,包含教室、小聖堂、宿舍和圖書館。第8、9層設為華明輔導中心(後改名為「懷仁輔導中心」);第10層則作為聖母聖心會省會長及祕書處辦公地點。大樓內並設有其他大修會辦公室。

牧靈中心提供免費空間,旨在培養眾多教會平信徒的骨幹力量。夜大課程設在第5層的會議廳,來自各教區的平信徒參與了教理與牧靈的學習。華明輔導中心服務了成百上千的基督徒與非基督徒、個人與家庭問題。最後但同樣重要的是,台灣明愛在過去五十年中,始終在中央大樓第九層籌畫並幫助台灣、蒙古及其他亞洲和非洲國家有需要的人。現在,我是唯一一位參與當時決策的在世見證人,我可以正式聲明,第九層屬於明愛會所有。那時,我擔任省會長,此項決定由聖母聖心會省會諮議會與台灣主教團共同議定,作為禮物無償贈送給主教們。歷史已經證明此點。1975年,聖母聖心會同意明愛會搬入第九層,且無需支付任何租金,可自由使用。

早在梵二大公會議之前,聖母聖心會的袁士林神父(Fr. Albert Geusens)就已在台灣推動牧靈和教理講授的新運動。1956年,黎培理公使委任袁士林神父為華明書局的負責人。該項目源自聖母聖心會神父們在上海、大同及熱河發起的培育項目。袁士林神父創辦了《見證》月刊,並為台灣教會開設了函授課程。1964年,袁士林神父建議聖母聖心會院長,派遣我前往巴黎攻讀牧靈神學,並在芝加哥學習心理輔導。當我完成學業返回台灣後,袁士林神父邀請我接管並指導華明書局的工作。實際上,台灣牧靈中心的創立源自袁士林神父的提議。在我與省諮議會的首次會議中,我的兩位前任省會長——袁士林神父和裴德思神父都在場,大家一致決定建立台灣牧靈中心。

165079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