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耶穌會親手送暖行動匯聚愛心共織冬日溫暖
■文.圖片提供/耶穌會資源開發室
耶穌會中華省終身修士杜嘉豪一直對藝術與手作懷抱濃厚興趣,他在菲律賓接受培育和服務時,曾運用創意將廢棄物賦予新生命,甚至親自到墓園收集殘蠟製作蠟燭,讓這些燭光帶著緬懷之意再次閃耀。他深信靈修始於情感的連結,我們所遇到的人事物皆能觸動內心,進而引導我們探索生命。此外,杜修士對於會祖聖依納爵的生命體悟「博學周知不能使人滿意,唯有深切地玩味體驗,才能令人心足」深表贊同。因著這份理念,促成了2024冬日「親手送暖」活動的誕生。
幾經討論和規畫,耶穌會資源開發室與杜嘉豪修士於2024年底攜手發起了「親手送暖」行動。杜修士利用閒暇時間親手編織毛帽與圍巾,藉以號召更多人共同參與和投入,以創意與愛心募集保暖用品。這些物資不僅送給年長的會士,也轉贈給寒冬中需要關懷的弱勢長輩,實踐耶穌會「普世性使徒優先」的精神,與邊緣群體和匱乏者同行,為他們的尊嚴與權益發聲。
2024年11月29日,耶穌會資源開發室首先舉辦「生活爵招—透過手藝看到天主」講座,邀請杜嘉豪修士分享他的生命故事,以及如何在手作中體驗天主的臨在。當天,活動現場展出了杜修士親手編織的毛帽、圍巾與披肩,他也鼓勵大家:「每個人發揮一點創意,就能完成美好的作品!」杜修士的分享除了讓與會者更深入理解聖召的意義,也激發大家對手作的興趣,紛紛期盼他能開設相關課程。此外,當天的活動也啟發了許多爵家夥伴們,願意以具體的行動共襄盛舉。
「親手送暖」活動獲得廣大迴響,杜修士率先編織70頂帽子、14條圍巾與2條披肩拋磚引玉,隨後在11月至12月間,資發室一共收到30位善心人士捐贈的124頂毛帽、54條圍巾,以及手套、杯墊和毛線等物資,踴躍參與程度令人感動不已。
這些物資首先透過年輕修士的手,送往耶穌會年長會士的安身之所——頤福園。此外,部分物資透過今年1月在彰化靜山的省大會,贈予與會年長會士,有些則轉交至港、澳及全台各會院,為年長會士帶來溫暖。去年聖誕節期間,耶穌會Magis青年中心與耕莘醫院舉辦報佳音活動時,也將部分手作品贈送給護理之家的住民,作為長輩們暖心又暖身的聖誕禮物。
農曆新年前,資發室同仁、耶穌會試教階段的修士與青年志工,也將毛帽、圍巾連同暖暖包與水果,帶往台北車站發放給街友,表達關懷之情,提前為弱勢長者帶來節日氣氛。最後一批愛心物資則寄送至新竹杜華社福基金會,贈與獨居、清寒、失能及失智長者,為「親手送暖」活動畫下完美句點。
這次活動參與者中,不乏為善不欲人知的匿名捐贈者,也有熱愛手作的朋友,以往他們習慣將織品捐給養老院或其他機構,這次透過耶穌會關懷不同的對象。有捐贈者在毛帽上附上一張小紙條寫道:「手作愛好者,第一次手鈎毛帽,在此寒冬季節,願您溫暖平安健康,天主的愛常與您同在!」相信收到這份祝福的長者,定能感受到沁入心扉的暖意。
甚至有教友的佛教徒親友得知此活動後,不僅親手編織許多織品,更捐款支持照顧高齡會士,展現跨宗教的愛與關懷,讓人感動於愛是如此具體地展現在這片多元宗教的土地。
杜修士透過天主賜予他的塔冷通,將興趣轉化為溫暖的祝福,引發眾多善心人士參與。感謝每位朋友,無論是親手編織、捐款捐物,或是默默支持,這些善意的匯聚成為冬日裡最溫暖的一道光。未來也期待杜修士能帶來更多藝術作品,用獨特的方式感謝天主,讚美天主,繼續匯集善心人士的愛心與美善,把溫暖分享出去!